1. 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NASH)
①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模型:通过高脂饲料(HFD)模拟人类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脂肪肝等
②遗传性模型:ob/ob小鼠、db/db小鼠、ZDF大鼠
③药物/化学诱导模型:通过化学物质(如谷氨酸钠、金硫葡萄糖、精神抑制药等)损伤下丘脑或干扰代谢通路诱导肥胖
④手术诱导模型:手术破坏下丘脑区域(如腹内侧核),干扰摄食调节中枢
【验证指标】体重增长、空腹血糖升高、血脂异常(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肝脏脂肪变性
2. 肥胖小鼠模型/肥胖大鼠模型(DIO小鼠/大鼠)
①高脂饮食诱导模型:C57BL/6J小鼠饲喂含45%~60%脂肪的高脂饲料24周,联合果糖饮水(如4.2%果葡糖浆)可加速炎症,16周出现坏死灶
②营养素缺乏饮食诱导模型:饲料不含蛋氨酸和胆碱,含40%蔗糖和10%脂肪,喂养4~8周
③化学毒素诱导模型:高脂饲料饲喂前引入化学毒素(CCL4/STZ)诱导
④基因工程鼠诱导后模型:ob/ob小鼠、db/db小鼠、APOE/LDLR敲除小鼠
【验证指标】肝重增加、ALT/AST升高、肝组织HE/ORO染色显示脂肪沉积及纤维化
3. 糖尿病大鼠模型
①化学诱导模型:用化合物(链脲佐菌素或四氧嘧啶)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②自发性模型:NOD小鼠、BB大鼠、Akita小鼠
③饮食诱导模型:高脂饮食(HFD)联合低剂量STZ可模拟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缺陷
④基因突变模型:ob/ob小鼠、db/db小鼠、ZDF大鼠、GK大鼠、OLETF大鼠、KK-AY小鼠
【验证指标】空腹血糖>250mg/dL,糖耐量试验(GTT)异常
4.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
①高脂饮食诱导模型:通过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含15~40%脂肪、1~2%胆固醇)干扰脂质代谢,模拟人类饮食诱发的脂质沉积和内皮损伤
②基因工程模型:APOE-KO小鼠、LDLR-KO小鼠
③手术干预法:球囊损伤法、动脉钳夹术
④复合模型:高脂+维生素D3、病原体诱导(如肺炎衣原体感染联合高脂饮食)
【验证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 ,检测主动脉或心脏瓣膜脂质沉积面积
5. 高血压大鼠模型
①遗传性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无需特殊处理,4~6周龄血压开始升高;Dahl盐敏感性大鼠(Dahl SS),高盐饮食诱导高血压
②手术诱导模型:两肾一夹(2K1C)模型,缩窄单侧肾动脉(狭窄50%~70%),保留双侧肾脏,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肾外包扎模型,肾外包裹乳胶膜造成压迫性缺血,需联合对侧肾切除
③药物诱导模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模型,渗透泵皮下持续灌注AngⅡ;L-NAME模型,腹腔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DOCA-盐模型,切除单侧肾后皮下注射醋酸去氧皮质酮,并饮用1%NaCl溶液
④环境诱导模型:高盐/高脂饮食模型;应激性模型,通过噪音、电击或限制活动诱导慢性应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
⑤基因工程模型:转基因模型,AGT-REN双转基因小鼠;基因敲除模型,如敲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研究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验证指标】心肌肥厚、肾小球硬化等病变,血尿素氮(BUN)、肌酐(Cr)、肾素活性(PRA)等评估靶器官功能
6. 老龄鼠模型(衰老小鼠模型)
①自然衰老模型:贴近真实衰老,但耗时长(需1~2年)且个体差异大
②D-半乳糖诱导模型:通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模拟衰老,注射后出现认知障碍、免疫下降
③快速老化小鼠(SAM模型):SAMP8(学习记忆障碍,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SAMP6(骨质疏松模型);SAMP10(自发性脑退化)
④基因编辑模型:Ercc1敲除(DNA修复缺陷导致早衰,寿命仅4周);PolgA突变(线粒体DNA损伤加速,表现脱发、骨质疏松);SIRT6敲除(代谢紊乱和寿命缩短)
⑤物理/化学诱导模型:臭氧暴露(通过氧化损伤模拟皮肤和肺部衰老);γ射线辐射(引发全身性早衰,表型与自然衰老一致)
【验证指标】 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羟脯氨酸(HYP)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