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超详细版|PCR引物设计8大原则

2025-04-30 17:21:40
|
访问量:1122

一、PCR引物设计目的

 

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寻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片段,以确保其能够高质量地扩增模板DNA序列(目的基因)。因此,引物的质量对于PCR的特异性和实验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

 

image.png

 

二、引物设计8大原则

 

原则1:确保引物的特异性

 

为确保PCR扩增的特异性,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或有连续8个互补碱基同源。

 

原则2:选择合适的引物长度

 

寡核苷酸引物长度为15~30bp,一般为20~27mer。引物的有效长度Ln=2(G+C)+(A+T),Ln值不能大于38,因为>38时,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74°C),因此无法确保产物的特异性。

 

image.png

 

原则3:确保产物不会形成二级结构

 

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引物重复区DNA二级结构的影响。在选择扩增片段时,尽量避开二级结构区域。通过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判断mRNA的稳定二级结构,有助于优化模板的选择。

 

image.png

 

原则4:确保碱基的随机分布

 

在引物设计中,四种碱基的分布应保持随机性,避免出现聚嘌呤或聚嘧啶的现象。需特别注意,3’端连续的G或C数量不应超过3个,因为这样可能导致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发生错误引发。

 

原则5:确保G+C含量的合理性

 

G+C含量一般控制在40%~60%的范围内较为合适,其Tm值是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有效启动温度通常比Tm值高出5~10℃。根据公式Tm=4(G+C)+2(A+T)计算引物的Tm值,则有效引物的Tm范围为55~80℃。为使复性条件达到最佳,引物的Tm值宜接近72°C。

 

image.png

 

原则6:确保引物自身/之间没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会形成自身折叠的发夹状结构。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人工判断时,引物自身连续互补碱基不应超过3bp。

 

此外,还要确保两引物之间不存在互补,特别要注意避免3’端出现互补重叠,以避免引物二聚体的形成。同时,一对引物之间应控制连续碱基的同源性或互补性,不应超过4个。

 

image.png

 

原则7:引物5’端可修饰/3’端不可修饰

 

引物的5’端限定了PCR产物的长度,但对扩增特异性影响较小。因此,对其进行修饰并不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引物5’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地高辛、Eu3+等;引入蛋白质结合DNA序列;引入突变位点、插入与缺失突变序列和引入一小段启动子序列等。

 

引物延伸始于3’端,不能对其进行任何修饰。此外,3’端不应存在形成二级结构的可能性。除了在特殊的PCR(AS-PCR)反应中,引物3’端不能发生错配。

 

原则8:确保引物3’端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

 

引物的3’端应避开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为密码子的第3位容易发生简并,这会对扩增的特异性和效率产生影响。


  •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专线:133 7682 0615

    Email:lxyjy@wie-biotech.com

服务报价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扫一扫
×
在线留言
留言咨询
「扫码查看详细服务价格」

感谢您的关注,如有需要请留言,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