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公司动态>>企业动态

动物实验:可移植性小鼠膀胱癌原位移植模型

发布时间:2021-10-26 10:25:32 阅读:114152次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动物实验是细胞实验和临床实验之间的重要过渡环节,简便而实用的动物实验模型在肿瘤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索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机制,对开发新的膀胱腔内生物制剂和抗癌药物,寻找防治膀胱癌的策略,提高临床膀胱癌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普遍认为研究膀胱癌动物模型可以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有进一步的认识。

  造模机制

  小鼠建立可移植性膀胱癌模型,由于在同种系动物移植诱癌期短,移植在皮下的异位膀胱癌易于观察,被广泛用于实验治疗研究。

  造模方法

  采用T739小鼠。将BST739小鼠膀胱癌鳞状细胞株,接种于皮下传代,取瘤结制成1立方毫米大小,取T739小鼠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全麻后,下腹正中线切口0.3cm,手术显微镜下,用显微外科剪在膀胱顶部全层剪开1mm切口,以7-0无损伤缝合线,经切口将瘤块固定于膀胱黏膜层,固定处和切口的距离为1mm,一层缝合膀胱壁以防漏尿,关腹,术前予以四环素250mg/500ml喂饮5天。

动物实验

  模型特点

  移植术后2周腹部包块黄豆样大小,压之有血尿流出,随时间延长膀胱重量渐增加,体重则渐减,5周时包块隆起,表面不平,压之无尿流出,动物呈恶病质表现,模型操作时应注意,固定肿瘤不宜过紧,否则易影响血液供应,太松瘤块脱落后易诱发膀胱结石。

  根据瘤细胞的生长浸润程度表现为:肿瘤浸润到膀胱黏膜;肿瘤浸润到浅肌层;肿瘤浸润到深肌层,甚至穿透膀胱壁,但未见膀胱壁外浸润转移。

  模型的评估和应用

  移植人膀胱癌细胞后7天可被检测到,实验的敏感性及可重复性使原位移植膀胱癌肿瘤生长的观测时间缩短。膀胱癌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其最大特点是高复发率和低死亡率。利用膀胱癌动物模型深入探索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机制,对开发新的膀胱腔内生物制剂和抗癌药物,寻找防治膀胱癌的策略,提高临床膀胱癌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需确认的信息

  1. 模型种属(大鼠还是小鼠或是其他种属)

  2. 动物体重有无要求,年龄有无要求

  3. 雌雄有无要求

  4. 模型构建具体方案

  5. 取材要求(采血、取组织样本)


本文链接:https://www.zjby-biotech.com/news/hydt/453.html

注释:[本文仅供阅读]不代表企业及作者的立场,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推荐服务

  • 分子实验

    分子实验平台为广大科研工作提供蛋白、RNA和DNA分子类分析及检测服务···

  • 细胞实验

    细胞实验平台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原代细胞提取、鉴定和培养相关服务···

  • 病理实验

    动物实验平台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动物寄养、疾病模型构建和体内验证···

  • 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平台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的服务,转化方···

  • 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平台为癌症患者提供肿瘤移植动物体内服务,模拟患者癌症发展···